自治区2025年教学能手:蒲丽霞

发布时间:2025-11-03 发布者:布海力切木·阿布都热哈克尔 浏览次数:15

【个人简介】

  蒲丽霞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教学工2025年获得自治区高等学校第十四教学名师”称号。

主讲课程

  为本科生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为研究生主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等课程。

【主要业绩】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1项、自治区社科基金2项,自治区高校教研教改项目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成果获中国政研会2021年度二类研究成果奖。自治区一流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负责人,曾获自治区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自治区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自治区思政课教师说课大赛二等奖、校级十佳教学能手2次、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主要参加人)、新疆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校级“秾大云上”建课竞赛三等奖、校级“四好老师”、先进工作者、学生评教优秀教师4、新进教师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

【教育理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践行“政治引领、守正创新、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一、政治引领,把准立德树人根本方向

政治性是思政课最鲜明的属性,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同时立足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和我校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在教学中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学农爱农为农教育的教学目标,体现“思政目标+新疆实际+三农特色”的导向,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之中,争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改革创新的践行者和稳疆兴疆、学农爱农的贡献者。

  二、守正创新,提高思政课的实效

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理论-网络实践”三者协同,“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构建四维联动、知行贯通”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资源体系创新、教学空间拓展、教学互动升级、教学评价改革四个维度深化教学改革使线上与线下教学无缝对接、理论与实践教育有效协同,推动系统性、拓展性、体验式学习,最终实现学生从认知、情感、到意志、行为的知行贯通一体化发展。

  三、以学生为中心,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建教学共同体的导向,精准分析学情,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教学,构建“需求侧供给侧”双向联动机制,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和教学相长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师生共同打造有理有趣有情有力的思政课。同时,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差异、专业基础、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力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和引路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